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卫视大制作!《诗行长江》主创团队揭秘制作幕后

安丽佳等 观媒 2024-06-26

欢迎大家关注并设为星标

庆卫视大型文化探访轻综艺节目《诗行长江》第一季,在受众的一致认可中完美落幕。《诗行长江》节目是重庆卫视打造“渝字号”文化精品,讲好“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故事”的重点节目。

重庆卫视《诗行长江》
截至6月10日,节目相关图文和短视频阅读量(观看量)突破1.1亿次,台网联动播出触达用户超5.2亿人次。其中,节目多个微博词条阅读量超200万,第3期“巫山之旅”播出当晚,在美兰德蓝鹰融合影响力排行榜中,美誉度100,位列晚间黄金档电视节目融合传播指数榜第十。
观媒·传媒大观察特邀本节目主要创作团队成员撰文分享节目创意全程,以飨读者。
总导演/制片人安丽佳:
60分钟探寻与3600秒解读
首先,讲什么样的文化是我们在策划这档文化节目之初就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奔涌的长江,养育了长江流域的亿万人民,孕育出独特而灿烂的长江文化。重庆,身处长江、嘉陵江交汇之地,两江四岸山水交融,形成了别样的山城文化和城市精神。
《诗行长江》第一季“重庆篇”,我们从寻找最具长江文化代表性的选题入手,“历史母城·繁华渝中”“精美的石刻会说话”“大河遗珍·生态巫山”从不同的方面打开了长江文化的重庆之旅。
我们用“上半城,下半城”的独特城市地理结构开启重庆渝中区人文和时尚的诗意之旅,通过对南宋抗元指挥中心(老鼓楼南宋衙署遗址)、人民解放纪念碑等历史文化的回溯,传达出母城文化的精神内核,让“繁华渝中”更添一份厚重的人文之美。
在大足,通过石刻守护者,石刻画家、石雕技艺传承者、小五金工匠、爱上大足的“足漂”这一群生在大足,长在大足,爱在大足的人,串接起了精美石刻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让大足石刻这本诗集更有了人间烟火之美。

诗行团成员与“穿越而来”的诗人们邂逅
在巫山,通过水行线和山行线打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象,跟随着杜甫、元稹、刘禹锡、舒婷等古今诗人曾在巫山留下的诗词意境一路行走,展现大山大水的奇秀与壮阔,刻画千年文明的人文坚守与传承。
其次,用什么方式讲文化呢?
“慢综艺、快节奏”是我们在这档文化节目中探索出的独特表达,就像重庆这座城市的气质,在热烈、魔幻、烟火的外表下,是千年历史的沉淀,文化的传承与一代代重庆人静默的守护。这亦静亦动,一张一弛,就是这座城市的诗意。
节目的整体串接上,我们以诗歌为媒,以行走的方式联起诗行团探寻重庆的全过程,走一路、看一路、感受一路,也让古今碰撞一路。既让古代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生动起来,又在当下的烟火气中感受时代精神和新重庆魅力。
同时,为了让文化节目显得不那么严肃,我们用了许多新的方式来表达,用CG建模还原渝中曾经作为抗元指挥中心的老鼓楼南宋衙署遗址,用古装扮演的方式展现大足石刻的笛女画像,用网感化的洗脑神曲展示大足小五金。
以轻综艺的形式,在人间烟火中寻觅文化基因,把文化文物融入现代生活,让古老的诗歌活在当下,在众声喧哗的时代重拾文化自信,这是我们作为创作者的初衷与愿景。
怎样讲好文化是最关键的步骤。
“见人,见城,见精神”,每期节目从这三个维度动态讲述重庆在各个阶段的文化闪耀时刻和人文故事,沉浸式描绘古今重庆的美丽画卷,深度挖掘长江文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亲山、近水、读城、品诗”,诗行团通过这四个动机,将城市文化与美学价值有机融合,从历史、价值、文化、时代维度深入解读城市风貌,通过各个环节清晰明了的叙事链条,体现出内容的整体性、逻辑性、文化性和创新性。

左起:单霁翔、阿雷、何苗苗、熊乃槿
我们还从网络视听内容创作的角度,尝试用Z世代语汇传播文化,如在巫山博物馆,我们用现代“二维码”来比喻古代鎏金饰品文物的造型,让观众形象地记住了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在大足,用“守护者男团”来定位大足石刻三任院(馆)长等。
在嘉宾选择方面,文化嘉宾与本地通、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建构了默契、通俗、差异化而富有幽默感的话语场。同时,也巧妙运用CG、AI化场景营造诗歌意境,实现了科技与文化双向奔赴。
我们还有下一步创作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有魂”,加强提升节目思想性时代性,准确讲述、全面反映巴渝文化传承、长江文化保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一系列成果及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润物无声地嵌入节目中,让长江文明焕发时代新风貌。
二是要“有型”,充分发挥视听节目“艺术+技术”的独特优势,灵活运用短视频、直播、AI等新技术手段和传播形式,打造形式鲜活、内容丰富、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新表达形态。
三是要“有融”,打通小屏与大屏、竖屏与横屏,以“内容+传播+”赋能文旅新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追探长江人文历史、打卡绿水青山、发现诗意生活。
总编剧金蒲适:
电视综艺节目创作的新视觉
1.汲取古诗精髓,开拓电视综艺节目叙事风格
第一季《诗行长江》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以“轻综艺快节奏”为基调,着重展现其创新性。节目巧妙地将中国古诗的“起承转合”艺术手法融入结构中,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在《诗行长江》重庆篇渝中之旅开篇,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乘坐游轮,饱览两江四岸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重庆“立体城市”景观,随后深情吟诵出晚清名臣张之洞《重庆府》的诗句:“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

节目画面
这一开篇设计如同古诗中的“起兴”,不仅为整个渝中之旅确定了“山城之根、母城之魂”的基调,更以一组气势磅礴的重庆城市风光画面迅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渝中之旅的主体部分,即“承转”环节,通过精心挑选与重庆密切相关的诗篇,如丰子恺的《谢谢重庆》、明朝诗人徐溥的《送重庆聂震指挥》、南宋名将余玠的《黄葛晚渡》等,作为串联章节的“题眼”。
这些诗篇不仅营造了章节的意境,更铺陈了“重庆之恋”“雄关秘史”“宋元之战”等内容的阐述,引导观众一同探寻重庆城市的历史沿革,追溯这座英雄之城的前世今生。
在渝中之旅的高潮段落,节目巧妙地运用了古诗中的“合句”手法,设计了“雅集”章节。当夜色阑珊、星光熠熠,两江游轮之上,“诗行团”的成员们沉醉于如梦似幻的山城夜景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与重庆卫视主持人何苗苗共同吟诵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诗歌与实景在这一刻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诗意效果。
《诗行长江》通过创新性地借用古诗“起承转合”的创作规律,使整个节目气韵相连、波澜起伏、节奏分明,处处充盈着诗意,也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领略到了重庆的壮美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2.充分发挥“陪体”作用,让情感与诗意交融
在《诗行长江》中,“陪体”角色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他们不仅是节目中的点缀,更是情感与诗意交融的桥梁。在“轻综艺快节奏”的创作风格下,“陪体”角色成为推动叙事发展的核心动力,细致入微地勾勒出每个篇章的精髓。
在挑选“陪体”角色时,《诗行长江》秉持着三大原则:首先,“陪体”须为节目带来丰富的知识和信息量,拓宽观众的视野;其次,他们必须是事件(动作)的积极参与者,人物经历须与节目内容紧密结合;最后,他们还需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吸引观众目光的焦点。
在渝中、大足、巫山的旅程中,这些精心挑选的“陪体”角色均完美诠释了这些标准。以巫山之旅为例,92岁高龄的黄万波教授,这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的研究员,如今依然坚守在“巫山猿人”考古挖掘的最前沿。
在节目中,他带领“诗行团”成员单霁翔、陈更穿梭在巫山龙骨坡遗址现场,分享着每一次考古经历的珍贵发现。当回忆起首次从龙骨坡遗址中挖掘出古生物化石的那一刻,他眼中泛光,仿佛就像自己从浩瀚的大海中打捞出弥足珍贵的珠宝。

节目画面
在“龙骨坡遗址”章节的尾声,黄万波教授举起了陪伴他40余年的考古小铲,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发现挖掘出“巫山猿人”的头骨。这一幕确实令人动容,观众无不被这位对考古事业充满激情的老教授所感动。
而在大足之旅中,“陪体”角色郭相颍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作为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原馆长,他与石刻为伴,独自守护大足北山10余年。在这期间,他手绘一幅长达23米的石刻造像长卷,为大足石刻成功申遗做出了贡献。
在诗行团成员单霁翔、熊乃槿的陪伴下,郭相颍再上北山,面对熟悉的景色与石刻造像,郭相颍回忆起独守北山的艰辛岁月,详细讲解北山石刻“唐风”“宋韵”的造像风格,并对大足旅游事业的未来寄予厚望。
他幽默地表示,“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把大足石刻‘搞热闹’了。”这句话既表达了他对大足石刻的深厚情感,也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他在节目中的讲述更加引人入胜。
《诗行长江》正是通过精心塑造这些有影响力且性格鲜明的“陪体”角色,成功传递了“择一业,终一身”的执着坚守精神。不仅使节目具备了“有温度、有人情”的电视艺术品质,也让这些个性鲜明的“陪体”角色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3.融合多元影像艺术,强化节目的可看性
《诗行长江》在影像表达上突破了传统框架,不仅通过客观视觉记录嘉宾们的实地探访和体验过程,更巧妙地融入了大量演绎、动画、说唱等多元影像元素。这种“轻综艺快节奏”的呈现方式让节目风格清新、节奏明快,尤其受到了年轻观众的喜爱。
如巫山之旅的开篇,重庆卫视主持人何苗苗身着古装,拾级而上,前往巫山神女峰与神女相会,这一特定的情节设计仿佛将观众带入了古老的传说中。

主持人何苗苗的“神女”国风扮相
在渝中之旅,饰演丰子恺的演员手持书卷,深情吟诵《谢谢重庆》的诗句,让观众感受到历史名人对重庆的依恋与不舍。而在大足之旅中,重庆籍演员熊乃槿与扮演大足石刻“吹笛女”的演员一同翩翩起舞,充分展现了大足石刻的艺术魅力。
这些丰富的镜头语言通过有张力的造型和生动的表现力,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为节目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重庆的历史符号和文化形象触手可及,直观可感。
第一季《诗行长江》以“轻综艺快节奏”为创作理念,通过借用古诗创作规律和充分发挥“陪体”作用等创新手段,成功打造了一档具有独特魅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探访轻综艺节目,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和启示。
主持人何苗苗:
伴诗前行,重新出发
1.转变身份,重新出发
先从我自己说起,我在节目中的定位是,“诗歌领诵员、行程引路人、本土文化寻根者”,这就意味着我有三重身份,不是单一的主持人,是有个人IP的嘉宾身份。

节目画面
看似一个简单的角色转化,却是对我很大的考验。尤其是场景改变,服装的穿搭和语言表达样态都是一次突破。没有了聚光灯,脱下了高跟鞋、换下了礼服,特意穿着轻松时尚的休闲装,走进每一个实地探访场景,亲近于每一个文化使者,亲切真诚的伴着诗意出发。

说到表达,虽然这是我的专业,但不同于新闻播报,不同于综艺主持,而是需要有观点、有信息、有互动、有情趣的亲切交流。所以,需要做好充分准备,这个准备涵盖“长期准备”自我文化知识专业能力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针对每一期内容“具体准备”,这与我们播音主持专业课里的“广义备稿与狭义备稿”有异曲同工之处。

“具体准备”的第一个功课跟随诗行工作组实地踩点,渝中、大足、巫山每一个地方我们都多次考察访问。用脚丈量,用笔记录,用心聆听,深入了解和认真学习,正所谓“眼见为实、心中有数”。

另一个功课是深度参与“节目讨论”,这是一个痛苦漫长的过程。有句话说得好,不破不立,这类文化轻综探访节目我们从未尝试,只有打破以往的创作理念,全新思考布局,在肯定中否定,又在否定中肯定,不断打磨,这段“必经之路”是我们整个节目组的“破茧”。

在一次又一次头脑风暴的争论中,确定节目主线,在反复推敲论证中,明确最适合的执行方案。这也让我更清楚准备的方向和自我的定位。所以,以上的必修课也是为后面的正式拍摄奠定基础。

2.双向奔赴,团结一心

一档节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台前幕后紧密合作,相互信任。这次我将与两个团队密切合作,一个是诗行工作组,一个是诗行团嘉宾组。诗行工作组,我的同事们,和他们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尽量与之同频。彼此相互鼓励支持,在寒冷中拍摄的间隙,总会有人第一时间送上羽绒服,当我面对复杂拍摄环境紧张得无法开口时,身边就会听到暖心的话“不要怕,不要管机位,慢慢来”。


何苗苗与意大利青年阿雷
我们驱车3小时,爬山3小时,拍摄4小时就为了15秒的镜头时,彼此没有怨言而是迎风的微笑,无论遇上什么阻碍,身边总有他们和我一起扛。

再来说说诗行团成员们,很有幸能和学识广博的单霁翔老师、温婉端庄的重庆籍演员熊乃槿,《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陈更,以及热爱中国文化的意大利时尚文化博主阿雷,一起用沉浸式体验方式从诗词里打开“隐藏的重庆”,也从城市生活中品读出隽永的诗意。虽然我们之前素不相识,但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10天的拍摄我们相互照顾相互关心就像一家人。

在“诗行大家庭”里,“老单”是我们的家长也如兄长,有时他是行走的知识翻译器,总能于关键之处拨云见日,深入浅出讲解分析,有时他是“追风少年”,节目中积极尝试各种体验。另外,他是我们的榜样,每天拍摄完都是深夜了,回到酒店他还会看书2小时,他轻描淡写地回答这是“习惯”。

我的搭档,来自意大利的阿雷则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用新奇的眼光去探索重庆,他对陌生文化的兴奋与好奇为节目增添了不少乐趣,甚至闹出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小笑话”,但恰恰是在这种中外文化的碰撞中,更能彰显出重庆城兼容并蓄的吸引力。

户外拍摄受天气变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拍摄中最大的考验是时间紧,内容多,转场又频繁,几乎每天凌晨出发深夜收工,所以抵抗疲劳保持好的状态很重要,然而每一个诗行嘉宾都积极配合,各尽其能,各展才华,为节目注入活力和精彩!

渝中篇导演雷思思:
视觉“8D魔幻”中表现诗意
对于渝中篇的创作,根据定好的主题,在内容上如何设计?导演组设计了两条线,即“时间线”和“空间线”。时间线连通古今,从宋朝到抗战再到新时代新征程;空间线打通上下,从来福士到山城巷再到地下环道。我们力求将一个立体的渝中呈现给观众,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8D魔幻”。
采用什么样的叙事方式呢?导演组同样采用了两条线并行的叙事方式。一条是上半城主要表现今天的繁华,一条是下半城主要表现历史的传承。在表现渝中区独一无二的地形特征的同时,也展现了渝中现代和传统的融合。

节目动漫画面
如何突出“诗意”?这也是导演组在创作中一直想要呈现的重要部分。我理解的渝中有三个“诗意”:
一是古人在渝中写的律诗和绝句有最直接的诗意。根据渝中母城的重要地理位置,我们选用了张之洞《重庆府》为切入点,一首诗明确了渝中的地理结构和作为母城的气势。接下来在每一个探访点,我们都找了与之对应的诗歌作为引入点,有明朝徐溥的《送重庆聂震指挥》寄情名将,有南宋名将余玠的《黄葛晚渡》渴望和平,也有郭沫若的《天上的街灯》展现渝中的璀璨与夺目。
二是渝中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有隐含的诗意,山城巷的烟火,传统与创新的手艺人,都是渝中人民生活的诗意,渝中独特的建筑结构“8D魔幻”是像何智亚先生那样的建设者们对这座城市爱的诗意。
三是渝中代代相传的文化精神,这也是最深层次的诗意。它不仅包含了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更蕴含了渝中人民不屈不挠、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的精神。
如何将渝中拍出新意?这也是导演组在设计内容上着重思考的地方。我们在人文渝中基础上升级了渝中IP,定位是“历史母城、繁华渝中”。以世界级中心城区的高度重新反思渝中,凸显渝中区宋元战争、抗日战争、新时代新征程三个高光时刻,带给观众另一面的渝中。
我们做文化节目,追求的是观众在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诗行长江》重庆篇渝中之旅,通过讲述渝中的历史故事,展示渝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发了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和认同感。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有助于推动渝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们作为电视节目制作者想要完成的使命。
大足篇导演林敬钧:
用高质量捕捉细节
重庆大足,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闻名世界的石刻文化遗产,诉说着人们千年以来对“丰足”的祈愿与当下的盛世传承。
创作之初,导演组确定了本集节目以“诗”为引,通过诗意的语言与视觉,展现大足石刻的历史深度与艺术魅力,由石刻到全景大足,为观众做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体验。主题定位于挖掘并展示大足石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和社会意义。

节目画面
在设定节目结构时,采取双线并进的叙事方式。
一条突出文化内涵,从大足石刻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美学特征和社会生活,探讨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通过与现代生活的对比,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另一条突出情感共鸣,穿插了大足人民“日月辉映,繁星闪烁”的美好生活,展示了他们与石刻艺术共生共荣的关系,以及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用贴近生活的人文关怀视角,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引发情感共鸣,加深对大足的印象。
《诗行长江》重庆篇大足之旅的创作中,我们考虑到无法从文物解读高度上超越石刻研究院专家,但可以强化电视节目视听特性,用高质量摄影与延时摄影技术捕捉石刻细节之美,通过对光线的精心运用和镜头语言的细腻处理,让每一帧画面都仿佛在诉说故事,赋予石刻生命和温度——力争达到“精美的石刻会说话”的效果。
结合诗意旁白与古风音乐,节目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通过古今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让历史与现代对话,增强大足文化对观众的感染力。
《诗行长江》重庆篇大足之旅的创作,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一次跨时空的对话尝试。我们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对大足石刻的艺术呈现中,通过现代视听语言赋予古老石刻新的生命,使之在当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魅力。作为电视节目创作者,不断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电视表达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巫山篇导演熊敏:
深谙文化底蕴贯穿节目制作全程
巫山,作为川东门户,是长江流经四川盆地的最后一站,也是古往今来水路出川的必经之地。千年以来,长江文明在这里交汇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我作为当期导演,在前期采访策划的时候,发现巫山不光文化底蕴丰厚,而且有着其他地方难以媲美的自然风光。正因为巫山地域文化鲜明,那么重点表现什么、怎么表现,是节目制作的核心问题。

节目画面
经过多次调研以及和导演组反复商榷,最终定下了“大河遗珍,生态巫山”这个主题,并以此来开始这期节目的布局和创作。
大河,既是时间概念,又是空间概念。
时间层面,巫山跨越历史大河而来,由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开启时间的转轮,带来文明的第一缕曙光,204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如今考古证实,是最早的亚洲人类,五千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高峰。
空间层面,孕育华夏民族的滚滚长江在巫山留下最美的弧度,长江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驰名中外。大河落日,夕照巫山,山水相依,一步一景,神女峰、大昌古镇、巫山红叶享誉全球,置身巫山,可览“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千年古镇、万年文明”。
遗珍,既有器物文化珍品,也有思想文化传承,还有丰厚的诗词文化积淀。器物文化层面,西王母柿蒂形鎏金铜牌饰、庖厨俑、谷纹玉璧、骨雕神鸟像……
巫山博物馆馆藏文物2万余件(套),珍贵文物1345件,凸显出巫山文化在长江文明和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文化层面,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神女之乡、渝东门户,巴楚文化、神女文化与巫文化衍生交融,伴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又催生了荡气回肠的移民文化。
诗词文化层面,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文人骚客咏颂巫山的优秀作品达5000余件,佳作迭出,硕果累累。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成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句。
如今,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的著名诗句“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在巫山成为现实和胜景。
生态,是当代巫山人为巫山打造的最靓丽的名片。他们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把巫山打造成了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的高颜值生态屏障区。

节目画面
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2006年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巫峡·神女景区地处著名的长江三峡巫峡核心景区内,是饱览巫峡、观赏红叶、亲近神女、体验巫山云雨的最佳景区,2014年,巫峡·神女景区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前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基因库非常丰富,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通过重庆五里坡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综上思考,我把巫山的文化珍宝总结为5个:诗路之珍、秘境之珍、起源之珍、自然之珍、人文之珍。同时,根据巫山的地形特点,设计了一条水行线和一条山行线,让四位嘉宾分两组去各自体验。
诗路之珍,游览巫峡,让嘉宾去感受古往今来诗人们在这里留下的诗篇,借此展现巫山的诗歌文化和神女文化。
秘境之珍,游览小三峡,感受那里的美和神秘,感受悬棺、栈道、猿猴、借此来展现巫山的千年以来神秘的巴文化。
起源之珍,在龙骨坡拜访92岁还在考古一线的黄万波教授,通过对他人物故事的挖掘,解开著名“巫山人”的发掘内幕。
自然之珍,去到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好可以看看巫山当地自然保护的成果,绝美的自然风光也是巫山的重要部分。
人文之珍,两组嘉宾会和在大昌古镇,这里因三峡蓄水而重建,嘉宾们一起感受三峡移民往事和当地非遗文化,让节目在人文气息中到达高潮。
总的来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地的文化鲜明璀璨,我们在节目制作时,要反复思考,理清当地文化特点和重点,找到线索和主题,就能相对全面而又不零散地展现出当地的特色,千万不能走马观花,泛泛而谈。

本文特约作者             
安丽佳、金蒲适、
何苗苗、雷思思、
林敬钧、熊敏



观媒·传媒大观察创始于2008年,前身为报纸观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中媒和媒体行业智库。曾作为正能量自媒体代表受邀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上,观媒的业界用户粉丝总量超过50万人,每日影响辐射数以万计的主流媒体从业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